新闻动态

信息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告 > 新闻动态 > 文章详情
信息管理学院2007级编辑出版学党支部“1+X”项目模式
发布时间:2010-12-15 00:00  点击数:

创先争优: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案例

——信息管理学院2007级编辑出版学党支部“1+X”项目模式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出实效,高校学生党支部首先要加强自身建设,依托创新的工作理念和方法,在带动班集体和团支部建设中切实发挥导向性作用。信息管理学院2007级编辑出版学本科生党支部开创的“1+X”模式,以项目化运作的形式引领班集体建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涌现出了一大批学风优良、班风和谐的典型事例。

·找准目标,支部与班级共奋进

进入大学不久,2007级编辑出版学的7名党员就凑在了一起,他们商议的主题只有一个,为党支部确定一个工作目标。“我们要让07编出的每一个人都变得优秀,我们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先进的集体。”

如何开展党支部带动班集体建设,这个难题一度困扰着支部书记王宝同学。党支部的作用力必须依托一个有力的平台才能渗透到班级和同学中去。支部党员认真调研、征求群众意见、反复讨论后,一致认为党支部除了完成党员培养发展和上级部署的任务外,还应积极融入班集体建设,党员要以实际行动服务班级工作,支部活动要更加切合班集体建设理念,贴近同学需要。

基于这一认识,07编出党支部创造了“1+X”项目运作模式。“1+X”有两层含义:其一,“1”代表党员,“X”代表入党积极分子和团员青年,每名党员都与其培养对象和部分团员组成一组“1+X”,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密切联系,“1+X”成为党员与群众的纽带。其二,以班集体建设目标设计党支部特色活动并分解成若干项目,党员以竞标方式成为“1”后,在班级中发动同学组成“X”,一起负责活动的策划和实施,“1+X”成为支部与班级的桥梁。

“1+X”项目模式强调党员的主导者角色,以纵向打通、横向互联的方式增进党员与群众、党支部与班级的良性互动。通过施行“1+X”模式,07编出党支部成功实施了多项旨在加强班集体建设的活动,实现了党支部建设与班集体建设的双赢。2007级编辑出版学班连续3年被评为校级优秀团支部,2次被评为校级先进班集体,2010年被学院推荐参评校级先进班集体标兵。截至目前,全班同学100%递交了入党申请书,90%的同学参加了党校学习。党员人数24名,占全班人数的48%。

·层层推进,一个项目一面旗

“我们有个约定——女生节看男生的”。班级中女生人数是男生5倍多,男生的影响力偏弱。为了促进交流,党支部策划了女生节活动。党员皮亚军、章兴益、汪尧国、曹君丰和入党积极分子汪欣等组成了女生节“1+X”团队,发动全班男生在女生节当天送给全班女生一份精心制作的电子杂志,包含了班级每个女生的个人主页及男生们对女生和对班级的祝福。精致的画面、动人的音乐感动了全班同学,同学关系进一步融洽,班级凝聚力得到了深化。

“我的编出我的班——班级大戏拍摄”。为凝练班级文化,党支部策划拍摄以班级为主题的校园生活情景剧。时任文华剧社副社长的党员冯喆毛遂自荐担当班戏拍摄“1+X”项目的领导人,擅长戏剧创作的入党积极分子张索、倪乐平和全体班团委组成项目成员,班级每个同学都是演员。班戏首映当天,全班同学无比兴奋和感动。“这一定是07编出最珍贵的记忆”,大家自豪不已。

“六十年书之记忆——班级实践落成”。2009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支部发现不少同学想参与实践但缺乏有效的组织,因此策划了班级集体实践“1+X”项目。党员李巧明凭借“采访60位与新中国同岁老人的读书记忆,整理成书,献礼祖国60华诞”的创意得到全班同学的认可,成为项目负责人,全班同学都参与项目。历时两个月,50个人100多篇采访稿成书,实践成果获得学校表彰。

“文明寝室我的家——评选寝室之星”。为加强寝室建设,支部在每间寝室设立“党员文明岗”,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主动担任起寝室长的工作,带领寝室成员一道,共同开展寝室文化建设,营造和谐向上的寝室氛围。三年多来,班级绝大部分寝室获得过“院文明寝室”称号。

“1+X”项目形式多样、丰富多彩,隐形俱乐部、网络读书会、“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团队、出版知识竞赛、班徽班服设计、晚间锻炼小组等由支部创意、全班参与的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班集体建设通过一个个项目得到提升,四年来,班级参与了学院组织的所有活动并全部获奖。然而,“最重要的不是获奖的多少,而是班风的提升,班级团结的增进,07编出最大的特色就是凝聚、上进、充满勃勃生机的精神风貌”,班级导师王晓光如是评价。“07编出是我从小到大待过的最好的集体”,成为同学们的一致心声。

·我就是“1”,党员榜样树典型

在“1+X”项目中,同学们根据兴趣、特长和发展意愿建立起稳定的工作团队,项目成员之间通过深入、细致的合作促进了沟通,加深了了解并培养了“包容理解、注重大局”的集体精神,以往参与班级活动较少的同学在项目的带动下成功实现了“去边缘化”。党员在项目执行中为广大同学树立了榜样,以身作则,处处当先,互助共进的班级感情不断巩固和加强。

2008年,李巧明同学家中突遇变故,党支部发动党员和全班同学共捐出2万余元。同为贫困生的党员刘惠婷,毅然将自己原打算用作学费和生活费的5000元励志奖学金全部捐出。李巧明在《武汉大学报》上发表《冬至》一文中动情地写道:“爸爸得了坏血型急性胰腺炎,高额的费用透支着仅有的家底。如果说要在那段阴霾里寻出点希望来,那就是手机收件箱里来自同学们满满的鼓励的信息:巧明,别怕,我们和你在一起!”

2009年,由于住宿安排变动和部分寝室装修,学校对07编出女生寝室进行调整。面对居住环境相对恶劣的一楼地下室,支部所有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主动申请到条件最差的寝室居住,原本看似棘手的寝室分配问题得到顺利解决。阴冷、潮湿、多虫的地下室也溢满阳光,常常欢声笑语。

2010年,支部陈孝禹等3名党员参加学校项目赴韩国交流学习一个学期,交流期间参加了首尔书展。回国后,他们主动为班级同学举办出国学习及国际书展见闻交流会,分享学习心得。

支部党员活跃在班集体建设的各个层面。“党员要争当班干,在为班级和同学服务的工作中切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支部全体党员的共识。四年来,支部所有党员都先后担任了班委工作或寝室长,为班集体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陈孝禹、彭国晖、胡伟)